新型"零維"碳納米管可用于制造超薄電子器件
作者: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有限公司 來源:http://www.sikpqwc.cn 日期:2013-12-16 14:33:17
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12月14日報道,據美國ECN網站2013年12月11日報道]匹茲堡大學Swanson工程學院有望通過采用新型“零維”碳納米管實現人造合成細胞和超薄電子器件。研究人員在應用化學期刊上發表了名為“零維單壁碳納米管”的文章。
該研究的主要參與者是化學和石油工程系主任兼CNG教職研究員、副教授史蒂芬博士,化學和石油工程系杰出羅伯特教授安娜博士。聯合參與者包括Ri.MED基金會研究員里卡爾多博士(主要研究納米技術和生物醫學工程)、化學系副教授亞歷山大教授、皮特(Pitt)質譜分析室主任和助理研究員巴斯卡爾博士、助理研究員譚蘇生博士、博士后陳亞楠、Kaladhar博士、CSO和Qrono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山姆博士。
史蒂芬博士說:“自碳納米管被發現以來,就有望為微電子器件、材料科學甚至醫學的發展帶來變革。零維碳納米管具有制造超薄超快電子器件的潛力,超過現存最好材料,它還有可能建造最堅硬和超輕的車輛、橋梁和飛機。”
最困難的障礙之一是實現更小尺寸的碳納米管。但Pitt之前的研究已經能夠將碳納米管切割到足以克服上述困難的最小尺寸。
Gottardi博士說:“我們已經確認,這些碳納米管具有更分散的特性,并更容易用于工業和生物醫療領域,甚至能夠組成細胞合成所需基本組成模塊。”
納米管內的原子組織使它們在實際研究中變成非常有趣的材料。但是這些材料幾乎不可溶,難以用工業流程處理。研究內容一個方面是聚焦于產生更多可溶、更可用的碳納米管。這些短的碳納米管具有同樣的尺寸,就如很多組成活細胞基礎結構的蛋白質,呈現出細胞或蛋白質層生物醫療圖像,蛋白質或核算疫苗的載體、藥物傳遞載體,或合成的細胞甚至組件等應用潛力。
總體而言,該項目旨在發展和處理這些較分散的碳納米管,使他們更容易處理。產生較小尺寸的納米管是實現這個目標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