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2013年中國國際納米科學技術會議主席、中科院院長白春禮
2013年中國國際納米科學技術會議(ChinaNANO 2013)5日在北京召開,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名代表出席了這次會議。在三天的會期中,不僅有世界一流的納米技術領域專家作精彩的學術報告,還有近50家企業帶來的最新實驗設備和技術展示。目前,國際納米科技發展的趨勢是怎樣的?中國納米科技處于什么水平?
納米科技將引發一場新的工業革命
記者:納米是一個長度單位,納米科技卻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納米科技對我們的生活會有什么樣的影響?
白春禮:納米科技的受關注度升高,不僅僅是其尺度的縮小問題,實質是由納米科技在推動人類社會產生巨大變革方面具有的重要意義所決定的。
納米科技是多學科交叉融合性質的集中體現,我們已不能將納米科技歸為哪一門傳統的學科領域。而現代科技的發展幾乎都是在交叉和邊緣領域取得創新性突破的,正是這樣,納米科技充滿了原始創新的機會。而一旦在這一領域探索過程中形成的理論和概念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將極大地豐富我們的認知世界,并給人類社會帶來觀念上的變革。
隨著人類對客觀世界認知的革命,納米科技將引發一場新的工業革命。比如,在納米尺度上制造出的計算機的運算和存儲能力,與目前微米技術下的計算機性能相比將呈指數倍提高,這將是對信息產業和其他相關產業的一場深刻的革命。同樣,生命科技也面臨著在納米科技影響下的變革。所以,人們認為納米科技是未來信息科技與生命科技進一步發展的共同基礎。美國《新技術周刊》曾指出:納米技術是21世紀經濟增長的一個主要的發動機,其作用可使微電子學在20世紀后半葉對世界的影響相形見絀。
納米科技也將促使傳統產業“舊貌換新顏”。比如,納米綠色印刷制版技術,完全摒棄了化學成像的預涂感光層,因此版材不再怕光、怕熱;由于不需要曝光、沖洗等流程,因而杜絕了污染的產生,并且理論上是傳統版材涂布成本的20%。
國際納米科技發展趨勢呈現三個新特點
記者:那么目前國際納米科技的發展有哪些新變化呢?
白春禮:2000年美國率先發布了“國家納米技術計劃”(NNI)。迄今,發布國家級納米科技發展規劃的國家超過50個,呈現出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態勢。例如,美國2011年在納米科技方面的預算達17.6億美元。2011年11月30日,歐盟委員會對外公布了歐盟第八個科技框架計劃——《地平線2020:研究與創新框架計劃》,這份科研計劃的周期為7年,預計耗資約800億歐元。
目前國際納米科技發展呈現出三個趨勢:
一是從應用導向的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再到技術轉移轉化一體化研究。例如美國嘗試建立一個由多所大學與大企業組成的研究中心,希望借此使納米技術的基礎研究與應用開發緊密結合在一起,以便及時有效地將納米科技領域的基礎研究成果應用于產業界。同時,整合各學科的研究力量,集中解決重大的科學挑戰問題或孕育重大突破的應用技術。
二是專業平臺支撐的納米技術研發。納米技術的特點是多學科交叉技術集成,以及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發的集成。美國建立了14個國家級的納米科技研究中心,法國建立了3個國家級實驗室,加拿大在阿爾伯塔大學建設了國家納米技術研究所,日本建立了12個納米技術虛擬實驗室,韓國建立了3個國家納米科技平臺。
三是全球大型企業越來越重視納米技術。國際商用機器公司、惠普公司、英特爾公司等,都在用納米技術開發10納米以下的器件和工藝。日本關西地區已有近百家企業與16所大學及國立科研機構聯合,建立了“關西納米技術推進”專門組織,東麗、三菱、富士通等大公司更是斥巨資建立納米技術研究所,開發碳納米材料噸級量產技術。
我國已成為世界納米科技研發大國
記者:我國納米科技發展的情況如何?
白春禮:應該說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納米科技研發大國,部分基礎研究躍居國際領先水平。目前,我國納米科技方面的SCI論文數量已處于世界領先地位,2009年,我國發表納米科技SCI論文數量已經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位。同時,論文質量大幅度提高,SCI論文引用次數躍居世界第二位。反常量子霍爾效應、亞納米分辨的單分子光學拉曼成像等工作,在國際上引起了巨大影響。
近年來,我國納米科技應用研究與成果轉化的成效也已初具規模。
在專利申請量方面,我國已位于世界前列,從1998年到2009年底,首次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二。在納米技術標準化方面,我國已與世界同步,積極參與并部分主導了國際納米技術標準工作,在國際納米標準化工作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時,頒布了一批國家納米技術標準,初步形成了納米標準化體系;研制了多項國家標準物質及標準樣品,填補了國內空白,為我國納米科技的產業化應用奠定了基礎。
“十二五”期間,許多研究成果展現出極大的產業化應用前景,碳納米管觸摸屏、電池用碳納米管導電漿料、綠色印刷、印刷電子、納米拋光液、納米傳感器等產品在多個行業實現規模化生產;傳染性疾病快速檢測、組織工程修復材料、納米化藥物研發不斷推進,納米技術應用于生物醫學前景良好;納米技術在催化領域的應用取得重大突破,一批重要催化劑實現產業化;在能源與環境納米技術領域發展從弱到強,開創了能源與環境納米技術新領域。
我們舉辦中國國際納米科學技術會議,聚集高水平科學家,不僅是要搭建交流的平臺,也是為了擴大中國納米科技在世界上的影響力。